我真的不是故意的!請多包容ADHD兒


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,在學校的生活特別辛苦?!才唸小三的張小弟弟就被迫轉了八所學校,幼稚園也唸了四所,但他自己說,「我不是故意要把同學弄傷,只是想跟他們玩而已」;平平的媽媽是國小老師,帶過的小朋友無數,卻沒想到帶一個過動症的孩子比帶一整個班級還累,甚至顧了孩子得了「聯絡簿恐懼症」因為他的聯絡簿都數落的紅字,最後迫於壓力,只好轉學。

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,今年中針對國小、國中老師進行問卷,共回收了1,337份問卷。結果發現,多數老師希望這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學童轉班,也認為與家長教養有關、認同就醫,卻有三成的老師不贊成用藥。

醫學會理事長、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醫師張學岺說,這份問卷的結果顯示,現在老師們比十幾年前更了解ADHD,不過如果依照ADHD的盛行率5至7%推估,理論上,一班30個學生中,應當會遇到2位ADHD,但從調查中發現,近9成老師教過的ADHD學童比例低,顯示仍有部份的老師可能將好動以及過動症混淆。

她指出,過動兒分心後很難回到原來的工作上,但好動兒,分心後容易回到原來的工作;過動兒在任何場合都有不顧後果、無法自制;但好動則會受時間、地點環境的限制而有所約束;過動兒經常是無動機,而好動則是出於某種動機,過動兒的行為即使因為被管教後,還是依然故我;但好動小孩,管教後則會收斂許多。

ADHD是一個確切的腦部發育的疾病,以現今的醫學程度,兒童心智科以及兒童精神科的專家醫師可以透過症狀、量表、檢測、以及問診,確切診斷。但若不及早診斷,孩童除了學習成就低、自信心低落、更有可能因此受到過份的體罰,若持續置之不理,成年後犯罪、車禍的比例也都比一般人高。但孩子不來診間,醫師也束手無策。

她說,現代父母最常對孩子說的話是「吃飽沒?」、「功課寫好沒?」以及「去睡覺」,因此,只有靠學校老師的幫忙。實際就醫中有46.4%是因為學校老師建議來就診的,其次才是由家長主動發現,顯示老師在ADHD疾病扮演的重要角色。

桃園新屋國小盧老師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兒很有一套,深知過動兒坐不住的特性,課上到一半,就很有技巧地請他幫忙擦黑板,轉移他的注意力;有個小朋友因為沒被選為班長,隔天就不來上課,於是頒給他「注意長」專門在上課前先喊一聲注意,讓孩子願意到校上課,像這樣的「長」,還有「刷牙長」等,讓孩子有成就感。

張學岺表示,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兒童青少年精神領域中治療效果最好的疾病,若能早期積極地以藥物合併行為療法來幫助孩子,就能讓孩子盡早開始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、矯正過去不好的生活習慣。

沒有留言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

熱門文章